各学院: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改革,提升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能力,服务江苏省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委托东南大学面向全省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征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建设》。现将相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关于开展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征集工作的通知
一、主办单位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
二、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
三、征集主题
案例主题紧扣“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与实践”,梳理凝练思路、方法、成效与经验。案例主要分为五个类别:校企协同机制(江苏省卓越工程学院建设经验等);培养过程(项目制育人、工学交替培养、课程教材建设、知识产权管理、工程师技术中心建设等);校企导师队伍建设(双向流动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等);评价标准(招生选拔、毕业与学位、资格互认衔接等);特色做法(其他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作经验)。
四、征集对象
本次主题案例征集面向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其他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关单位开展。
五、案例要求
1.案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题鲜明、措施有效,典型经验要有总结提炼,创新做法要有独到视角。
(1)突出创新性。聚焦新时代产教融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突破传统模式,打造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2)突出典型性。充分发掘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中关于校企协同机制、培养过程、校企导师队伍建设、评价标准和特色做法等代表性案例,深化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重构和流程再造。
(3)突出可操作性。案例原则上应已有至少1年以上的实践探索,总结凝练的经验应对其他培养单位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案例应包括案例背景、主要做法、主要成效、经验启示与主要意义等部分,主旨清晰、层次分明、资料翔实、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字数3000字左右。
3.为保证成果征集质量,每个单位推荐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个,案例参与人原则上不超过6人。
4.案例应为原创首发,不接受一稿多投。
六、宣传推广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将颁发“优秀案例”证书;优秀案例将被纳入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典型案例库;案例负责人将受邀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关论坛、研讨会上作报告;优秀成果推荐在上级平台发表。
七、具体程序
本次将选树8个左右的优秀案例。
1.单位推荐:各单位的案例选择一个主题方向推荐至联合体。
2.专家审核:委托单位将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提出建议入选名单。
3.结果公示:在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平台上进行公示。
4.结果公布:正式发布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
2、关于开展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建设的通知
一、主办单位
二、承办单位
东南大学
三、推荐条件
本次优秀校企导师组建设面向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开展,参与推荐的校企导师组一般由3-5名成员组成,必须包含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
(一)师德师风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2.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将师德师风摆在首要位置;
3.言传身教,充分激发学生爱党报国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二)教育教学
1.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具有国际视野,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产业发展等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以扎实学识和前沿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和研究生指导;
2.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能将关键核心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转化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任务,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共同负责学生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等工作;
3.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在课程建设、培养改革、实践指导等方面有突出成果。校企导师应主持或参与关键领域核心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实现工程实际与课程教学的有效组织和管理。
(三)工程攻关
1.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江苏产业发展,承担重大工程型号任务、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或重大建设项目等研发任务;
2.校企导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能力在同行中具有比较优势,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做出贡献;
3.注重在工程攻关中培养研究生,切实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工程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夯实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
(四)团队建设
1.团队凝聚力强,分工科学,共同开展研究生指导等各项工作,在卓越工程师培养等方面有一定的合作基础;
2.人员配置合理,校内导师要求师德师风优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企业或科研院所导师由高水平工程技术专家担任,一般应为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型号总师或重大项目负责人等;
3.成员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团队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研修培训和学术交流会议,构建导师队伍发展共同体。
(五)社会服务
1.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应用研究,积极建设智囊团和思想库,拓展科研工作的社会效益。
2.注重科研成果转化,面向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开展相关生产、技术和培训服务,独立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及应用推广。
3.团队成员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训、科技推广、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方面的工作。注重工程硕博士就业引导和职业发展,为国家重大工程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四、宣传推广
联合体将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团队颁发证书,邀请优秀校企导师组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有关论坛、研讨会等上作专题报告等,在联合体平台上加强对优秀校企导师组事迹的宣传。
五、具体程序
本次将建设8个左右优秀校企导师组。
1.单位推荐。各单位原则上推荐1个优秀校企导师组,经政治审查后推荐至联合体。
2.专家审核。委托单位组织专家进行审核,提出优秀校企导师组建议建设名单。
3.结果公示。在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平台上进行公示。
4.结果公布。正式发布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名单。
请各学院围绕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焦土木水利、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能源与动力等专业领域积极组织申报(多项目组申报请择优推荐并排序),于2025年11月21日前将《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推荐表》《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推荐表》(见附件)电子版word版原件和PDF版盖章扫描件发送至邮箱zjcyzh@163.com,邮件命名为“学院名称-培养改革优秀案例推荐材料”“学院名称-优秀校企导师组推荐材料”,研究生院(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将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至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5年11月17日
附件1: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推荐表.docx
附件2: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推荐表.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