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校2026年四批次学位论文送审、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要点及进程(见附件1)通知如下:
一、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和审核
1.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系统提交申请学位所需的学术成果信息和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并将学术成果支撑材料交学院教学秘书核查。
2.导师和各学院及时通过系统完成答辩申请材料审核,同时学院要严格把好申请资格审核关,重点审核:
(1)是否按规定完成培养计划;
(2)全日制专业学位是否按规定完成专业实践要求;
(3)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是否符合答辩要求;
(4)拟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发表的学术成果是否达标等。
3.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前需提交《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表》(一式两份),并附学术成果证明材料与图书馆提供的SCI论文检索证明(已发表但未检索到的论文,请在申请表中进行标注)到研究生院学位办,学位办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预答辩,预答辩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送审。
4.研究生学位论文应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见研究生院网站)要求书写,经导师审查同意后提交“学位论文格式机器人”系统进行论文格式规范性检测(见附件2)。存档版本的学位论文需通过“学位论文格式机器人”检测方可提交。
5.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前必须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并满足文件要求,方可提交论文进行送审。
二、论文送审
为加大学位论文监管力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学位论文全部采取论文送审平台进行送审。所有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准备申报校优秀论文的硕士学位论文和对论文初审成绩进行复核的学位论文原文委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监测服务平台”进行送审,其他学位论文委托“凡科校际送审平台”进行送审。各学院按照附件1时间要求,上传学位论文(论文以“学号.PDF”命名)和论文信息表至相应的论文送审平台。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续工作
1.学位论文答辩结束后,及时督促通过答辩的研究生完成:
(1)按照答辩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学位论文,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2)完成系统中答辩信息、学位申请信息、学位授予信息的填写与核对工作(学位上报信息从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中核填报并核对后的学位信息中提取,请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务必认真对待并承担相应后果);
(3)做好答辩和学位申请纸质材料的整理和准备工作。
(4)完成学位论文归档电子稿并线上提交至图书馆与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2.各学院应按照时间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完成学位审核,并将相关信息及材料提交研究生院学位办。
四、其他注意事项
1.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所有论文一律盲审,盲审封面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2.研究生学位论文涉及保密的,经学校保密办审核后,在论文封面注明密级,涉密论文应填写论文评审人和答辩委员会审批表交保密办审批,并按保密工作要求组织送审和答辩。
3.费用尚未交清的研究生一律不得参加答辩。
请各学院组织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严格按照进程认真实施,做好论文答辩准备工作,以保证我校2026年四批次申请学位研究生顺利毕业。
附件:
1.江苏科技大学2026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送审及学位申请时间安排表
2. 2026届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规范检测的要求
3. 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提交学位申请的流程
研究生院
2025年11月17日
附件1:
江苏科技大学2026年四批次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送审及学位申请时间安排表
工作程序 | 时间节点 | |||
2026年第一批次 | 2026年第二批次 | 2026年第三批次 | 2026年第四批次 | |
论文重复率监测 | 1月2日前 | 4月10日前 | 7月2日前 | 10月5日前 |
盲审论文送审 | 1月10日前 | 4月12日前 | 7月5日前 | 10月10日前 |
学位论文答辩 | 2月15日前 | 6月1日前 | 8月5日前 | 11月30日前 |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会议及材料提交 | 2月28日前 | 6月7日前 | 8月10日前 | 12月5日前 |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 | 3月下旬 | 6月15日 | 8月中下旬 | 12月中旬 |
附件2:
学位论文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规范性也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提升学位论文规范性,经研究,将对2026届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展形式规范性检测。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不包含涉密学位论文)在论文提交图书馆存档之前,经导师同意后(若导师不同意格式检测,请提交论文格式规范承诺书)均应提交检测并按要求修改错误直至合格。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检测依据
《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及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GB/T7713.1-2006)
《科技文献的章节编号方法》(CY/T 35-2001)
《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
《标点符号用法》(GB15834-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15835-2011)
二、系统操作
系统网址:https://just.lun51.com/yjs
学生登录:账号为学号,默认密码姓氏首字母大写+学号后六位,首次登录后请修改密码。
使用方法:学生登录后点击右上角的“提交论文”,选择对应的模板后上传论文即可。如果检测人数较多,系统会自动排队,可以在检测报告中下载结果。检测次数无限制。
每个账号可多次检测一篇论文,检测报告会标明错误内容及位置,同学们可依据报告进行修改。
三、检测结果认定及处理
论文规范性自动检测系统是毕业论文的辅助检查手段,检测结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形式审查参考依据。毕业论文原则上不应该存在形式规范错误,2026届博士研究生以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二为合格,硕士研究生以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三为合格。
系统会以提醒的形式指出论文中存疑的部分,提醒不算错误,不计入差错率。同学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如系统提醒的问题属实,应进行修改。
四、其他事项
1.学校已与平台签订论文知识产权及保密条款。建议学生对所检测学位论文进行脱密处理后再上传系统进行格式检测。
平台不收录论文,格式检测报告在平台最多只保留4天,请及时下载。报告下载后同学们也可以在平台上实时手动删除。
2.如对检测结果有疑问,请在系统中“检测报告”页面点“订单咨询”,平台客服每天08:00-23:00会逐一解答,常见问题及时回复,疑难问题最迟不超过当天回复。平台使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官网平台客服,若平台无法解决,可向学院老师反馈。
附件3: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提交学位申请的流程
1.提交论文开题申请,填写开题信息,导师审核、学院审核通过;
2.完成所有培养环节
3.录入科研成果,导师审核、学院审核通过;
4.提交思想政治审核申请,导师、学院审核通过;
5.提交答辩申请,导师审核、学院审核通过;
6.录入答辩结果,导师审核、学院审核通过;
7.提交学生学位申请,导师审核、学院审核通过;(此项涉及学生本人学信网的学位信息,请及时完成提交)
8.核对学位授予数据,填写学位采集数据;
9.提交存档版本学位论文。


